笨丸爸的姊姊去年年底從澳洲回來,送給笨丸家一只布偶
姊姊說,這是澳洲的特有生物Echidan,雖然不知道牠正式的中文名稱,但她覺得和我們家笨丸長得很像。
後來馬麻研究了一下布偶上的吊牌
內文翻譯:
感覺受到威脅時,牠們會捲成一球,以刺禦敵。
生長在各式各樣的棲息地,從寒冷的高山到荒蕪的沙漠,都有他們的蹤跡。
天氣冷時,會進入冬眠狀態;天氣極熱的話,就躲在洞穴裡,哪兒也不去。
飲食方面:倚賴長而濕稠的舌頭黏食螞蟻、白蟻等。
找了字典才知道,原來牠的中文名字是
:「針鼴」。
在搜尋新聞關鍵字「刺蝟」時,看到蘋果日報的《不識國寶 刺蝟當成奇異鳥》這篇投搞文章。
心裡覺得很納悶,記得在高中地理課本上讀到紐澳時,奇異鳥(kiwi)的圖明明是長長尖尖的喙加上羽絨絨、圓滾滾的身體,怎麼會跟連長相都差十萬八千里的刺蝟都認錯?
(左:奇異鳥、右:歐洲刺蝟)
(圖片來源:紐西蘭國家博物館、英國每日郵報
)
後來又看到聯合報在2000年9月7日的《澳洲三寶 搬演奧運吉祥物》報導,內容介紹2000年雪梨奧運的吉祥物是澳洲的特有動物:笑翠鳥、鴨嘴獸和針鼴。
馬麻猜想,《不識國寶 刺蝟當成奇異鳥》的作者大概是把奇異鳥(kiwi)看成針鼴(echidna),卻又把針鼴(echidna)誤寫成刺蝟(hedgehog)了吧。
比較一下三者:針鼴尖尖的嘴看起來和奇異鳥相似,但背上的刺和遇襲時會捲成一球的習性,卻又和刺蝟完全相同,難怪會混淆呀~
奇異鳥(kiwi)
(圖片來源:國家地理)
鷸鴕(鷸,發音同「玉」),又譯為幾維鳥、奇異鳥、奇威鳥,因其尖銳的叫聲「keee-weee」而得名。是紐西蘭的特產,也是紐西蘭的國鳥及象徵。
在古老的紐西蘭島上,因為沒有走獸和蛇,鳥類不必逃避,且地面食物豐富,飛翔能力逐漸退化,屬無翼鳥的一種。
維基百科:鷸鴕
針鼴(echidna)
(圖片來源:Australia zoo)
針鼴(鼴,發音同「眼」),是澳洲的特有動物,以蚯蚓、螞蟻、小昆蟲等為主食。
從生物學的角度看,針鼴和鴨嘴獸比較接近,兩者都是
單孔目、同樣是卵生的哺乳動物。
維基百科:針鼴
刺蝟(hedgehog)
(圖片來源:臺北市立動物園、YAHOO!奇摩新聞)
食蟲目蝟科,廣泛分佈在歐洲、亞洲北部,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有牠的蹤跡。
作為寵物的刺蝟是由普通刺蝟和非洲的「四趾刺蝟」雜交培養的,不冬眠,不耐寒,個頭較小。普通刺蝟不易作為寵物飼養。有的國家禁止刺蝟作為寵物飼養。
維基百科: 刺蝟
- Feb 11 Wed 2009 00:05
【知識】 刺蝟、針鼴、奇異鳥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